“養(yǎng)生心文化進萬家” ---------科易“向陽花”公益講座
時間:2020-04-02 08:47:26 點擊次數:2608
為豐富健康養(yǎng)生、養(yǎng)心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19年5月26日,浙江科易電氣舉行了健康養(yǎng)生、養(yǎng)心大講堂,特邀請來自
武漢的李若谷老師為大家講解養(yǎng)生、養(yǎng)心健康知識并展開互動交流。
此次除了公司的員工外,還邀請了客戶合作伙伴、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家屬們一起參與學習。
什么是養(yǎng)生?
這也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養(yǎng)生可分為:
生:生命、生存、生長、生活等;
養(yǎng):保養(yǎng)、調養(yǎng)、培養(yǎng)、補養(yǎng)、護養(yǎng)。
養(yǎng)生是根據生命發(fā)展的規(guī)律,采取能夠保養(yǎng)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的保健方法。
說到養(yǎng)身,在講座現場也很幸運的聽到了出生于中醫(yī)世家趙海鷹老師很珍貴的一段關于養(yǎng)身的錄音,當趙海鷹老師的錄音開始播放時,現場安靜的只有她那溫柔而中氣十足的聲音,講述著人體五臟六腑對應著一天每個時辰的運作規(guī)律,以及互相的關聯作用的作用、調理。海鷹老師還從中強調說1、過好每一天,就能過好每一年。2、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聽起來很簡單的兩句話,但是在現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呢!
養(yǎng)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命題。古人認為:最好的養(yǎng)生是養(yǎng)心。
古代很重視人的“心性”,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是強調“心性”的文化。人的身體健康與否。歸根結底是由“心性”決定的。
李若谷老師,心理健康講師,10多年專注心理健康成長。
養(yǎng)生先從養(yǎng)心開始,在現場若谷老師開始帶領大家關于養(yǎng)生之中“心”的成語互動,現場的伙伴們個個成語成章:心靜如水,心照不宣,心安理得,心想事成等,還有的小伙伴對心想事成這個成語分享了自己要努力工作的強烈愿望,為自己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在互動的過程中老師還特意準備了各種愛心禮物,有黃楊小木雕,有各種養(yǎng)心的書籍等。
老師說把心安在知足上,在助人上,用“知足常樂“的心去努力,“真誠“是最有力量的?,F場還邀請了嘉賓分享了關于在家庭的故事,在分享的過程中,若谷老師總結出兩句話:視天下所有男人為自己的父親------尊重;視天下所有的女人為母親------尊重;
俗話說的好,厚德才能載物,老師說要用純凈的、至善的心、無回報之心對待世間萬物。
老師還說到人的心態(tài):心態(tài)不對,努力白費,等于竹籃打水一場空。心態(tài)決定人的一切,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要從每天的覺察開始,時時刻刻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要有覺察,通過覺察來改變我們原來不好的“習氣“。在這個小環(huán)節(jié)老師還邀請了技術部江工的分享關于心態(tài)這個問題,江工分享說自己雖然每天的工作很多,但是工作的干勁卻像年輕小伙子一般,因為自己的心態(tài)好。確實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件快樂的事情,能做到累而不亂。同時也邀請了另外幾位同事及家屬的分享,分享到“家”不是個講道理的地方,父母的煩惱都掛在臉上,孩子看的是你的臉,看的是你的氣氛,他不是聽你講什么,所以漸漸的他就把這些負面的東西喚醒了,所以孩子從小就播下了這樣不健康的種子。所以父母要有定力,要有專注力,有定力才能最起碼忽略掉一些煩惱,一個脆弱不堪的心靈呢,他就容易被煩惱束縛,那么帶著這樣的毒素,在家里,在任何一個地方,尤其是小孩,他感受的是氣氛,這更說明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在企業(yè)里也一樣,作為領導就是下屬的鏡子,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帶好團隊。
此次的公益講座圓滿完成,當然也離不開科易的所有義工們,從開始籌劃到圓滿結束,義工們一直是帶著那份正能量來傳遞及服務于大家,就連孕媽媽也申請一起參與此活動。
最后愿我們都能擁有健康的,高品質的生活!